首页

夫妻调教3

时间:2025-05-22 21:29:04 作者:青少年心理困境难以言说?看见情绪背后的真实需求 浏览量:14287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9月19日至21日,第九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新疆喀什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新时代对口援疆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并为下一阶段的对口援疆工作提出方向指南。

  产业援疆、教育援疆、人才援疆、文化润疆……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2014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19个援疆省市及中央各有关单位坚持全面援疆、精准援疆、长期援疆,对口援疆投入资金之巨、参与人员之多、覆盖领域之广、取得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跨越山海,协力同行。广袤的天山南北,一座座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一处处民生工程竣工投用,一个个强基础、促发展的援疆项目落地生根,结出累累硕果。

  产业援疆增强“造血”能力

  金秋九月,新疆大地瓜果飘香。在喀什地区疏勒县“蔬乐”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内,来自山东的“郭牌西瓜”又种上了一茬。

  “我们采用的立体式吊蔓种植,一瓜一蔓,最大程度保证西瓜的口感和甜度。”来自山东的技术人员于尧尧话语中掩饰不住兴奋。短短两年时间,“郭牌西瓜”在喀什就扎下了根,仅疏勒县一个种植基地,年产西瓜近2000吨,产值超亿元,远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紧贴疏勒所需,发挥山东所能。山东援疆先后引进山东水发集团、山东郭牌西瓜、江苏德利尔等15家龙头企业入驻疏勒,建设现代蔬菜产业示范园、现代农业示范园、智慧农业产业园等7座现代农业产业园、9座种植基地,建成8万平方米智能温室大棚、1000余座日光温室大棚。如今,疏勒县全县种植蔬菜30万亩、鲜果25.4万亩,带动10.8万名群众增收致富。

  同心强产业,携手促发展。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以来,各援疆省市立足受援地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推进实施了一大批产业援疆项目,助力受援地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8月18日,在2023(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上,河南省产业援疆重点项目——河南龙成集团有限公司(伊吾)年产1500万吨煤炭分级分质梯级利用项目签约成功。

  “哈密市有丰富的富油煤资源,煤化工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我们自主创新研发的低阶煤低温热解技术在这里大有用武之地。”河南龙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书成表示,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早日投产,为新疆煤炭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在产业援疆过程中,河南先后引进中信重工、河南好想你、河南力欧集团、河南天丰、洛阳双瑞等110多家企业到疆投资兴业,总投资额超72亿元。

  走进霍尔果斯南部产业园区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一排排西红柿整齐排列,藤蔓上挂满圆润饱满的果实。“产业园就是一个植物工厂,一年四季均有产品出售,今年上半年销售番茄1750吨,销售额2000万元。”霍尔果斯农科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赵和平介绍。

  作为连云港援疆重点农业项目,霍尔果斯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投入援疆资金1.035亿元,项目占地约1000亩,带动周边群众就业100余人。

  产业发展是富民兴疆的关键,连云港第十一批援疆工作组重点实施招商引资和特色农产品销售项目,上半年累计销售新疆农产品990万元,其中伊犁农产品超500万元。

  江苏省设立9家江苏援疆产业园,打造15个现代化就业实训基地和12个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带动就业创业5.1万人;广东援疆引进多家广东能源企业投资建设2000万千瓦光伏项目,并引进一批光伏产业链企业,推动了新疆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浙江援疆围绕苹果、核桃、沙棘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实施“一县一品一链”“百村千厂”工程,从育种、种植、精深加工、销售等薄弱环节入手,增强特色产业发展动能……

  引进一个龙头、带动一个产业、形成一个集群。立足变“输血”为“造血”,各援疆省市把推进产业援疆作为促进受援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的重要抓手,促进了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让新疆成为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

  “组团式”援疆惠及民生

  “党的政策亚克西!援疆医生亚克西!”在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塔里木乡克里也特村,村民古丽米热·玉苏普话语中难掩激动。去年,在浙江省医疗援疆儿内科专科联盟活动的帮助下,她7岁的女儿成功接受了门静脉高压脾肾分流术,康复后和其他孩子一样走进了学校。

  在“组团式”支援当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浙江采用远程医疗、定期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形成“浙江后方支援医院—受援医院—县(市)医院—乡镇(社区、团场)卫生院”多级联动、双向转诊、多方受益的医疗援疆模式。

  此外,浙江援疆首创“医学专科联盟”并向全疆推广,通过“以院包科”“以市包县”等方式,系统性提升受援医院人才培育能力,培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高层次人才12名,本地科主任(副主任)43名,引入新技术140项,其中50项填补当地技术领域空白。

  自2016年开始,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在探索中前行。全国40余家三级医院与受援地30余家县级医院建立支援关系,新建、改扩建地县两级医疗机构200余个,一个个重点专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山东援疆深入实施“点餐式”医疗援疆、“青蓝工程”和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深化学术交流、医疗会诊、示范教学等方式,强化医疗人才培养、医疗设施更新,试点“医连新”医疗共同体;福建、山西两省18家医院与昌吉州各县市医院结成帮扶互助关系,设置医联体、专家工作站,柔性引进医疗人才开展“传帮带”活动,不断提升受援地医疗卫生水平;上海市支持喀什第二人民医院打造区域肿瘤中心医联体,强化线上和线下诊疗服务一体化,让人民群众都能共享智慧医院和优质医疗服务……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在中央单位和19个援疆省市倾力支援下,新疆积极推动“组团式”援疆从医疗向教育、科技、农业、水利、产业发展、园区管理等重点领域拓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在哈密市第十六中学、兵团十三师新星市第一中学以及新星市职业技术学院,处处可见河南名师的身影。河南省先后选派教育人才726名奔赴受援地共建200个优秀教学团队,开展“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双百计划”“中原名师哈密行”等活动,建设“中原名师工作站”和“云工作室”30个,推进河南省135所学校与受援地122所学校结对帮扶,培养当地教师1500名,惠及当地近10万学子。

  教育人才“组团式”援疆的创新发展,带动受援地学校管理、教研、课程整体协同提升。各援疆省市共选派各类援疆教师3万余人次,直接“传帮带”骨干教师2万余人,培训当地教师110万余人次。

  对口援疆,民生优先。各援疆省市聚焦新疆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发力,10年累计安排援疆资金近1700亿元(含兵团),并将援疆资金总量的80%用于县及县以下基层、80%用于民生,解决了一批基层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增进了各族群众民生福祉。

  文化润疆凝聚人心

  走进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非遗小镇“刀王故居”,古朴厚重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非遗匠人铿锵有力的敲击声,吸引着众多游客驻足观看。展厅内,精美别致的英吉沙小刀更让游客们赞不绝口。

  立足英吉沙小刀、土陶、模戳印花布、达瓦孜四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山东援疆倾力打造的文旅非遗小镇项目,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磅礴动能,也让传承数百年的老手艺成为带动百姓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新产业。

  在和田市玉龙喀什镇克热格艾日克村,婀娜妩媚的“灯舞”、端庄大气的“锦绣舞”、火热动感的“集市舞”……舞剧《五星出东方》各具特色的舞段表演让在场村民目不暇接。

  舞剧《五星出东方》是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和田地委宣传部联合北京演艺集团共同创排的文艺精品。今年,在编舞和骨干演员的指导和帮助下,这部舞剧实现本地化,扎根和田。新玉歌舞团把舞剧的精彩片段带到各个乡村,让各族群众共享文化润疆成果。

  文化润疆,要以聚人心为根本。为此,浙江援疆深入开展“戏曲浙疆”“文博浙疆”“书画浙疆”等十大文化润疆举措,开展文化交流活动1000多场次,浙江和对口支援的阿克苏地区各族群众参与人次达500多万,形成各民族文化和谐交融的生动局面。

  为推进文艺精品创作,浙江援疆和阿克苏地区联合创作大型历史京剧《班超》、歌舞剧《千年之约·梦回拜城》、实景剧《丝路爱情故事》、电影《汉使令》,培育温宿柯尔克孜族刺绣、阿瓦提农民画、柯坪“柯小驼”、新和手工乐器等“一县一品”文创产品体系,有力提升了阿克苏地区的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

  从精准“输血”、强化“造血”到助力“活血”,各援疆省市不断创新文化援疆模式,以文化人、凝心铸魂,为受援地文化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内生动力。

  江苏援疆和新疆克州两地文艺家经过多年创作编排和打磨提升,推出文艺精品歌舞剧《玛纳斯》,让柯尔克孜族的文化瑰宝重新绽放光芒;山西援疆开展“文艺轻骑兵”活动,推动优秀地方剧目和提线木偶、绛州鼓乐等“山西绝活”走进基层,播撒文化润疆的“蒲公英种子”;上海援疆在喀什地区多所学校引入昆剧、京剧等剧种经典曲目,把传统艺术元素搬进校园……

  以文润疆,让同心之花在天山脚下绚丽绽放。以文化为纽带,各援疆省市不断促进与新疆各族群众的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谱写了民族团结、共同奋进的动人篇章。

  ■数说

  10年来,累计安排援疆资金近1700亿元(含兵团),并将援疆资金总量的80%用于县及县以下基层、80%用于民生。

  10年来,培训各类干部人才近400万人次,选派2万余名干部人才赴援疆省市挂职学习,选派3000多名青年科技英才赴内地高等院校等进行定向培养。

  10年来,大规模援疆投入持续惠民生,1100万各族群众住房条件改善,200多万劳动力稳定就业,新建和改扩建学校2100余所。

  数据来源:第九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

  (本报记者 李慧 尚杰 赵明昊 王艺钊)(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共享单车“变相涨价”成都骑行1小时费用近6元

此外,哈尔滨市推动重点科技项目建设,从创新平台、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三个维度,推进科技项目237项,计划总投资413亿元。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新建续建科技项目135项,计划总投资113亿元。围绕国家“两重”支持方向谋划布局重大项目,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66个,计划总投资221.7亿元。目前,哈空调新型储能等3个项目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初审。以科技招商补齐产业链,近三年,先后引进了圣邦微电子、华讯方舟、科达视讯等头部企业落地。今年重点推动了“水稻秸秆生物纸浆及加工纸地膜产业化”“数字化深度节能照明生产基地”“北斗智能车载终端智慧工厂”等亿元以上在谈科技招商项目6项,意向总投资61亿元。(完)

湖南多举措构筑涉老消费安全防线 加强老年用品质量监管

郝鹏还提出,要在新赛道新战场上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抓紧补齐县域经济、民营经济、海洋经济短板,力争早日实现“十个万亿梦”目标。

当黄埔“招商大年”遇见广州投资盛会

北京8月12日电 (记者 徐婧) “关爱成长 点亮希望”公益系列活动开幕仪式暨夏令营活动开营仪式12日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以“文化+艺术”形式,围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山海经》,面向少年儿童群体开展一系列美育活动。

“00”后工作不满2年拟任副局长?当地回应质疑

被告肖某组织李某等人私自成立工作室,开通当地联通运营商业务员工号,通过赠送大米等活动招揽本地近400名60岁-80岁不等的留守老年人,使用其身份证信息办理手机卡。在办卡后不但违规持有手机卡,还利用老年人开卡的手机号码注册微信、京东、抖音等互联网平台账户1066个出售给他人,共获利人民币40266元。

福建厦门:科学治污,水清滩净

为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各地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链”上发力,推进产业链“强筋壮骨”,不断塑造新优势,培育新动能。全省紧扣24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精准招引、甄选重点产业链项目,做大做强做优“制造业”家底。一产带一链,一链兴一群。变分散发展为集中发展、变单一开发为成链发展的“链式招商”已成共识。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